东付通POS机解锁反诈技能,守护你的钱袋子
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,便捷与风险往往相伴而生。从花样翻新的钓鱼链接,到精心设计的冒充客服骗局,诈骗分子的手段不断升级,时刻考验着我们的防范意识。为了帮助大家筑牢资金安全的防线,我们特别推出“消保小课堂”栏目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最新诈骗案例,提炼关键...
2025-08-02
作者:东付通
阅读:13
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,便捷与风险往往相伴而生。从花样翻新的钓鱼链接,到精心设计的冒充客服骗局,诈骗分子的手段不断升级,时刻考验着我们的防范意识。为了帮助大家筑牢资金安全的防线,我们特别推出“消保小课堂”栏目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最新诈骗案例,提炼关键反诈要点,教你识别“陷阱”,让支付更安心,让生活更省心。
警惕“客服”来电,守护钱包安全
电诈手法:不法分子伪装成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客服,以“订单异常”“商品质量有问题”“快递丢失”等为由,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。他们会准确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订单详情,获取信任后,以“退款理赔”“重新下单”等名义,诱导受害者点击虚假链接、下载不明APP,或要求受害者在“安全账户”中输入银行卡信息、验证码,进而实施诈骗。
注意事项:
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或信息时,务必保持警惕,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所说的内容。
如需核实,应通过官方APP、官方网站或官方客服电话进行,切勿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或添加陌生好友。
任何情况下,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也不要随意在不明平台上输入个人金融信息。
若对方要求进行转账、汇款操作,尤其是提到“安全账户”,要坚决拒绝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支付机构举报。
识破“投资”陷阱,远离虚假财富梦
电诈手法:骗子通过社交软件、短视频平台等渠道,发布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返利”的投资信息,吸引受害者加入所谓的“投资群”。群内有“导师”“托儿”分工配合,“导师”会推荐虚假投资平台,“托儿”则分享虚假的盈利截图,营造投资赚钱的假象。受害者一旦投入资金,初期可能会获得少量收益,诱使其加大投入。当达到一定金额后,骗子就会关闭平台、拉黑受害者,卷款跑路。
注意事项:
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凡是承诺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“稳赚不赔”的投资项目,基本都是诈骗。
选择投资产品时,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和合法投资渠道,切勿轻信网络上的陌生推荐。
不要加入所谓的“投资群”“理财群”,群内的信息大多是虚假的,目的是诱导你投资。
如发现疑似虚假投资平台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,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。
小心“情感”套路,别让真心被利用
电诈手法:骗子通过婚恋网站、社交软件等寻找目标,伪装成“高富帅”“白富美”,与受害者建立恋爱关系,进行情感铺垫。在取得受害者信任后,他们会以“创业缺钱”“家人生病”“遇到困难需要周转”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,或者以“一起投资赚钱”“带你发财”为由,诱导受害者参与虚假投资,骗取钱财。当受害者察觉异常或不再愿意给钱时,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注意事项:
网络交友时,要保持理性和警惕,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信息和甜言蜜语,避免过早投入过多感情。
不要轻易向网恋对象转账、借钱,尤其是对方以各种理由频繁索要钱财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若对方推荐投资项目,无论看起来多么诱人,都要谨慎对待,最好与家人朋友商量后再做决定。
一旦发现被骗,要及时收集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防范钓鱼链接,保护个人信息
防范方法:
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真伪。
安装安全防护软件,警惕中奖、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、短信,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。
不要在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,如在网吧等。
如何保护网银安全
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,如安付通、支付宝、U盾等。
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,如本人证件号码、账号、密码等,不向他人透露,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。